眼瞼下垂(blepharoptosis)通常指上眼瞼下垂,表現為上眼瞼部分或完全不能抬起,致上眼瞼下緣遮蓋角膜上緣過多,從而使病眼的眼裂顯得較正常眼裂小?;颊叱B柮?,皺額,仰頭形成一種特殊昂視姿態。如自幼發生此癥,長期遮住瞳孔,容易成廢用性弱視。眼瞼下垂是許多疾病的早期癥狀,應盡早明確診斷,針對病因治療。先天性眼瞼下垂應手術矯正。
鑒別診斷
1.眼瞼松弛
眼瞼松弛綜合征又稱眼瞼松解癥、萎縮性眼瞼下垂,是一種少見的眼瞼疾病,以青少年反復發作性眼瞼水腫為特征,有眼瞼皮膚變薄,彈性消失,皺紋增多,色澤改變,可并發淚腺脫垂、上瞼下垂和瞼裂橫徑縮短等臨床表現。因眼瞼松弛綜合征影響眼瞼部容貌,是患者要求治療的主要原因。對其臨床表現、發病機制的了解有助于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。
2.眼瞼外翻
是瞼緣離開眼球、向外翻轉的反常狀態。輕者瞼緣于眼球離開,重者暴露瞼結膜,甚至眼瞼全部外翻。同時也應該注意鑒別先天性和后天性的眼瞼下垂。
檢查
1.測量瞼裂高度
我國人瞼裂高度為7.41~8.92mm,因年齡不同,瞼裂高及眼球關系有很大差異。
2.提上瞼肌功能測定
需患者睜眼向前平視及向上、向下注視,分別測量瞼裂高度,并觀察瞼裂與眼球關系。記錄上瞼上舉持續時間,以判定提上瞼肌功能。為避免瞼裂開大時受額及皺眉肌的影響,在檢查時應先用兩拇指緊壓患者眉弓,再使患者向各方向注視,記錄瞼裂高度。上瞼完全不能上舉者為完全下垂,能輕度上舉者為不完全下垂。術前應將患者向各方向注視留影以作參考。
3.Tensilon試驗
若懷疑有重癥肌無力,應作Tensilon試驗。若日終下垂加重且患者為老年人,則可能有老年性下垂,同時有肌無力。
治療原則
1.糖尿病引致
確診后及時給予降糖、營養神經的藥物和活血中藥治療。
2.顱內動脈瘤引致
是一側性、突然的眼瞼下垂,瞳孔散大。若伴有劇烈頭痛、嘔吐、抽搐、昏迷等,很可能是動脈瘤破裂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,應立即到醫院神經科搶救治療。
3.腦干病變引致
患者一側眼瞼下垂、瞳孔散大,另一側上下肢麻木、無力。兒童常發于腦干腫瘤,老年人則多發于腦血管病,核磁共振檢查可確診。
4.重癥肌無力引致
眼瞼下垂發展較緩慢,先是一只眼,后繼發另一只眼。臨床癥狀表現晨輕暮重,整天之內有較明顯的波動性。新斯的明試驗、重復電刺激和乙酰膽堿受體抗體測定可確診。確診后應積極采用免疫抑制療法,合并胸腺瘤者應評估手術。
5.先天性眼瞼下垂
應手術矯正。胎兒在出生時即可發現眼瞼下垂,大多數為單側,也可為雙側。這種眼瞼隨著年齡增長只適宜手術矯正。